共享经济环境下的保密意识
如果说这几年,什么东西最火。想必大家对近几年来出现的优步和滴滴打车记忆犹新,更不用说现在满大街摆放的各种共享单车。纵观这些都是“共享经济”下的产物,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其中哪一些是伪共享经济衍生品。
共享经济起因
所谓的共享经济,其实源自互联网文化,崇尚开放共享,通过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或者服务,让人们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。无论是Uber,还是Airbnb,或者是我们熟知的阿里巴巴,这些平台型的互联网企业利用移动设备、评价系统、支付等技术手段有效的将需求和供给方进行最优匹配,达到双方受益的最大化。
共享经济带来的热议
近年来以网约车、共享单车、共享汽车、教育分享、医疗分享等为代表的多种形式的各类共享经济业,让中国经济市场呈现百花齐放,一派争奇斗艳的景象。今年全国两会上,以“互联网+”为特征的“共享经济”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。
共享经济之所以成为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,主要是共享经济确实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。
【整合线下资源】
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将闲置的线下资源聚合到平台上,通过各种技术搭建起来的平台再对闲置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,从而达到对线下资源整合的目的。
【降低成本,提升配置效率】
共享经济的出现,降低了供给和需求两方的成本,大大提升了资源对接和配置的效率。这个降低成本,不仅仅只是体现在金钱成本上,还体现在时间成本上。
【提供更好的体验服务】
无论是Uber还是Airbnb,都试图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。Uber曾在中国推出“一键呼叫胡同三轮车”、“一键叫船”等个性化服务;Airbnb则致力给用户提供本地化、人情味丰富或独特的体验。他们都是试图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服务。
繁华背后的问题——数据泄露等安全隐患,成致命陷阱
在共享经济繁华背后,存在着大量个人信息的支撑。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共享单车,消费者都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信息、电话号码;每天行驶的路线、上下班时间、单位、学校等信息都能被经营者一览无余;微信、支付宝等后台资金账户信息,可能被再度挖掘利用。
正是因为互联网高速发展。共享经济繁华背后对应的却是沉重的代价,隐私不再成为隐私。如今网络欺诈愈演愈烈,各种信息诈骗事件层出不穷,主要原因就是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掌握和利用。
作为关注数据安全多年的天喻软件数据安全部门人员,对共享经济下大数据安全深感担忧,用户应该提高自身保密意识,加强管理,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密产品提前做好预防。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防范方面,无论是自身,还是企业,社会组织都应负起责任,欺诈和数据泄露是整个社会诚信和市场秩序的破坏者,需要大家一起建立安全保密的共识。